抗日战争时期,重庆大轰炸一共死了多少人

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重庆出席2016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的开幕式时向重庆人民致歉:“日本在过去侵略中国的时候曾经进行了重庆大轰炸,破坏了重庆市区大部分繁华地区,夺走了许多无辜百姓的生命,在此,我郑重表示深深的歉意。后来重庆市作为工业城市不断发展繁荣起来,如今,作为直辖市的重庆市以汽车产业为依托,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内陆地区新兴的中心城市,我对此表示由衷的敬意。”

重庆大轰炸指中国抗日战争期间,由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4年12月19日,日本对战时中国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6年半的战略轰炸。据不完全统计,在1938~1943年5年间日军对重庆实施218次战略轰炸,中国方面则指控日军1938年2月至1943年9月间出动飞机9513架次,空袭重庆及附近地区200余次,投放包括细菌弹在内的各类炸弹2.16万枚,炸死1.19万人,炸伤1.41万人,炸毁房屋1.76万幢。

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后,日本开展对中国的全面侵略。11月,国军在淞沪会战中失利,当时的首都南京被日军占领陷入危机,国民政府在11月20日起撤往重庆作为战时首都。随后在1938年华北、华中战场日军依序将国军击退,中国的沿海精华区几乎被日军完全占领;依照普通国家的输赢定义,此时的中国几乎失去了首都、所有对外通道-至少已经失去了主要对外港口,依照前几次冲突的经验法则,日本认为这时候国民政府应该主动向日本媾和。

展开全文

但是,这次国民政府没有明确让步之迹象,撤往重庆之后打算和日军长期对抗;日军虽然在1938年对华中精华地带发动武汉会战,国库的财力及作战部队的冲力已经几乎耗尽,要进一步打进四川根据地似乎遥遥无期,在各种压力下日军开始寻找各项军/经手段逼使重庆政府收手,日本方面认为战略轰炸亦成为一种可能可以成功的作战方式。

1938年底,日本开始对重庆进行战略轰炸。虽然中国方面指控日本从1938年2月18日对重庆东南方的广阳坝机场轰炸为首开战略轰炸重庆之始,但在1938年日军尚未攻陷华中据点,且日本并不存在足以自华中沿岸机场长距离轰炸的技术及机型,故对重庆进行空中军事行动也主要是侦查或式小规模袭扰为主,而非有组织性的大规模航空作战;1938年10月日军攻陷武汉后,12月2日后日军大本营对华中方面军下令开始向重庆实施“由空中入侵对敌军战略中枢加以攻击同时进行空中歼灭战”,这项命令为日军正式对重庆进行战略轰炸开端,目的是希望震撼作为战时首都的重庆,打击中国政府抗战的意志。

据不完全统计,在1938~1943年5年间日军对重庆实施218次战略轰炸,中国方面则指控日军1938年2月至1943年9月间出动飞机9513架次,空袭重庆及附近地区200余次,投放包括细菌弹在内的各类炸弹2.16万枚,炸死1.19万人,炸伤1.41万人,炸毁房屋1.76万幢,使繁华的重庆市区大半化为废墟,财产损失无法计数。

1941年中以后,日军为准备发动太平洋战争,日军空中武力大多从中国抽出,剩余的航空部队规模主要只能维持对前线的空中掩护。日军对美宣战后,轰炸重庆逼迫国民政府乞和的想像也就破灭,战略轰炸的军事意义也就更加薄弱,因此日军轰炸机仅主要集中对重庆周遭的军工厂进行轰炸任务。到了1943年8月以后,重庆周边防空雷达站部署完毕,有6个机场共400架国军空军战斗机防卫,日军每次空袭均会遭到国军空军拦截,此后日军空袭重庆的频率遽减,国军纪录有案最后一次遭日军空袭为1944年12月19日,梁山、万县、开县三个地区遭到轰炸,为重庆大轰炸的终结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